首页 >>新闻中心

十四五定大局,乡村振兴稳布局

发表日期:2021-04-19来源: 分享:

2020年,在疫情和内外环境紧迫的形势下,我国多措并举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;2021年,在全球经济环境举步维艰的状态下,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,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上奋勇向前。

 

1.png

 

 

乡村振兴是历史的选择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

 

乡村振兴是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自2017年提出以来,以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为任务目标,是脱贫攻坚壮举胜利之后的又一强大挑战,面对中央的再部署,再动员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。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各级各地积极落实“美丽家园”“绿色田园”“幸福乐园”的工作部署,力求把家乡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型城市最动人的亮丽色彩。

 

“十四五"规划涉及我国国民经济方方面面,林林总总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规划就是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这是我国首次将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纳入“五年规划”之中,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确定了方向,指明了道路。充分体现了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为全民族服务的伟大宗旨。

 

2.png

 

 

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关键

 
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,没有兴旺发展的富民产业,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
 

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

 

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,其重点是通过产品、技术、制度、组织和管理创新,提高良种化、机械化、科技化、信息化、标准化、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,推动农业、林业、牧业、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。一方面,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、适度规模经营、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;另一方面,推进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,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。

 

富民产业的核心是人才

 

只有人才的回流,更好的利用现代科技、金融、技术等手段,扎根于乡村,奉贤于乡村,乡民的美好生活才有源头活水,才能更好的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带动经济发展。加快开启富民产业的发展,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,立足当地特色资源,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;通过优化产业布局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分享产业增值收益;运用科技信息渠道,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,让丰厚利润流进来,让乡村文化走出去,让优质人才流回来。

 

有了政策的导向,人才的辅佐,科技的赋能,还有勤劳的中国农民实干兴村的奋斗精神,我们相信,不远的将来,蓬勃发展、各美其美的乡村特色产业绽满中国大地,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璀璨画卷。

 

3.png

 

 

产业要发展,创新是动力

 

创新是乡村振兴泉眼,产业发展的驱动力,打造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”是乡村振兴的真正内涵。

 

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,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。各地区要坚持长期培育和支持,坚持健全产业链,坚持联农带农,务实推进地区产业发展,充分发挥地区产业特色。 农业技术的进步需要创新,农产品的运输保鲜需要创新,市场渠道的拓展需要创新,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创新,产业规模的扩张需要创新,以及金融活水的引资等等都需要创新。 产业发展要与绿色生态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,保留乡土气息、保存乡村风貌、治理乡村环境污染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打造生态宜居、生活宜业的新农村离不开创新!

 

创新要落地,金融是源水国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,提倡差异化金融服务,引入社会资本,鼓励金融互助,助推产业发展。

 

产业创新依托金融服务创新让乡村振兴更具活力。以金融活水为驱动力,强化金融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初心,做好这一工作不仅要依靠政府,更需要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。

 

我国在财政支持方面,健全投入保障制度,完善政府投资体制,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,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。同时,强调加大金融支农力度,提出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,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更好的满足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金融需求。

 

金融资本扶助产业发展将金融服务不断下沉,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建设、医疗教育等方面与政府财政保障相结合,通过园区建设、农产品项目等方式拉动乡村产业发展,服务乡村经济振兴。

 

4.png

 

 

政信金融发力,乡村经济崛起

 

政信金融以政信服务为本,以服务民生为根,服务乡村振兴,实现与国共赢。

 

“十四五”规划主导下,政信金融作为促进地方政府发展和服务民生的重要融资工具,将服务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,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插上翅膀。

 

具体来讲,政信金融具有三大特点:第一,政信以政府信用背书;第二,政信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;第三,政信金融可以助推实体经济发展,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产出效率,而不是单纯在金融市场空转和腾挪。

 

政信金融作为国家鼓励的市场化融资方式,鼓励社会资本方参与社会经济民生建设,不断优化资源配置,积极促进金融服务“三农”发展,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村产业融合、城乡融合发展、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等社会民生工程疏通金融血脉,推动产业经济发展。

 

中国通广所属集团是国内以“政信金融服务”为第一主营业务的集团化金融服务公司,深耕政信金融行业多年,秉承“政信为本,服务民生”的宗旨,坚持“深化服务”的战略思路,引领行业行稳致远,实现政府、企业和社会投资者的多方共赢。